图片源于人民日报海外版
本报比勒陀利亚8月6日电中国与南非政府5日在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宣布,双方同意将每年9月17日定为南非中文日。
五年前,从北京唱响的“中国梦”引起海内外中华儿女共鸣。五年来,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实践,到“五位一体”总体布局;从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到“一带一路”;从经济转型发展到反腐倡廉……中国的头条新闻总能引发海外华侨华人的思考与感怀,侨胞们与祖国、家乡呼吸相通、砥砺奋进。
近年来,中南通过互办国家年、正式启动中南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等举措,拉近了两国人民的心灵距离,增进了相互了解和友谊。南非已成为设立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最多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。目前,南非共有5所孔子学院、5所孔子课堂。
据了解,南非是非洲大陆设立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数量最多的国家,已设有6所孔子学院和3个孔子课堂。除此之外,45所当地中小学还开设了汉语课程。2015年,南非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。
“这五年·我与中国”征文活动发起后,海内外侨界踊跃来稿,表达心声。一篇篇优秀征文陆续与大家见面,共同讲述“我与中国的这五年”。
图为在南非比勒陀利亚的中国文化和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孔子课堂,当地学生正在学习书法。
——编者按
实习编辑:王雨欣 责任编辑:赵润琰
小课堂,大影响——我在南非当孔子学院中方院长
李晓艳
自从2004年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到2016年底,全球140个国家已建立了511所孔子学院和1073个孔子课堂。如此大规模的语言文化传播共同体,自然会面临各种挑战,当然也不乏来自各方的质疑和批评,传播最为广泛的一篇文章,是题为“美国撕下了孔子学院的遮羞布”,从2012年第一次发布,隔一段时间就会看到一些媒体将此文章搬出来炒作一番,有些还将标题做了修改,比如,2017年初,一篇题为“美国下令60多所孔子学院全部停办”的文章,内容与2012年的文章基本一致。
虽然我们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,这篇文章中有很多描述都与事实不符,但由于其刺眼的标题,加上媒体本身的宣传效应,一时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,令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异常愤慨,觉得办孔子学院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。国内还有很多贫穷落后的地区需要帮助,但国家在国外花大力气建立如此多的孔子学院,是否值得?那段时间,我也不停地收到朋友转发过来的文章,询问文章内容是否真实。
作为亲身参与孔子学院建设和运行的两任中方院长,从澳大利亚到非洲,我想说,孔子学院让世界人民多了一条了解中国的宽阔渠道,并且由此改变了对中国的印象。以下几个小故事,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,跟大家分享。
本文由yabo体育官网发布于yabo体育官网,转载请注明出处:传播最为广泛的一篇文章, 图为在南非比勒
关键词: